武汉经开区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,着力打造沿江新能源汽车千亿产业带
9月10日,在武汉市政府新闻办举办的“高质量完成‘十四五’规划,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武汉篇章”系列新闻发布会首场现场,作为中西部首批国家级经开区代表,武汉经开区分享了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、培育新兴产业的战略布局与阶段性成果。发布会透露,该区正坚定不移地推进“两个跳出”发展战略,全力构建沿江新能源汽车千亿产业带。
武汉经开区军山科技智造园(图片来源:武汉经开区)
“十四五”期间,全国汽车产业正经历深度调整。面对新挑战与新机遇,武汉经开区秉持高远志向,以“借东风、定军山、二次创业再出发”为总体思路,推进“两个跳出”战略——从沌口向军山新城拓展,建设武汉城市副中心,解决“有产无城”问题;从沌口向汉南延伸,打造新型工业化主战场和沿江新能源汽车千亿产业带。围绕“两区、一基地、一中心”的发展定位,该区全力推动产业转型,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。2024年,其经济总量突破2200亿元,2025年上半年继续保持5.6%的增长速度。经济结构也进一步优化,三次产业结构由“十四五”初期的0.9:64.3:34.8调整为0.7:59.8:39.5,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提升至46%,高出全市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。
在产业体系构建上,武汉经开区已形成“135”现代产业格局:以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为核心产业,以智慧家居、智能建造、软件及信息技术为主导产业,以氢能、新能源、集成电路、低空经济、大健康及生物技术为新兴产业。针对核心产业板块,该区积极推进“百万新能源汽车达产”“汽车零整比提升”“卡脖子技术突破”等专项行动,支持岚图、路特斯、奕派等新实力与新势力车企发展,不断提升新能源汽车产能占比和产业链的韧性。
在主导与新兴产业领域,武汉经开区坚持“有中育新”与“无中生有”并重,着力打造8个专业化“园中园”,推动汽车软件、氢能、生物医药、低空经济、泛半导体、人工智能、现代种业等产业的集群化、融合化发展,成为武汉市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。
武汉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孙智波表示,面向“十五五”,该区将继续推进“三个优势转化”,持续巩固优势产业集群、引导新兴产业集聚、打造开放创新生态,努力形成一批由千亿级、百亿级和十亿级制造业龙头企业引领的“千百十”雁阵梯队,为武汉在区域发展中走在前列贡献“中国车谷”力量。
【免责声明】
文章内容信息仅供参考,如涉及房屋买卖内容,请务必以政府批文或相关合同文件为准。
文章的部分内容来源于开发商或转载自网络,如果单位或个人认为本文章的文字内容或配图有侵权嫌疑,敬请通知我们核实,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更改或删除。本网站并不承担查清事情的责任和证实事情公正性和合法性的责任,同时在事情查清前保留对该部分内容继续刊载的权利。
1 | 华发都荟天地 | 17200元/㎡ | 9月份 |
2 | 武汉城建绍兴里1921 | 27500元/㎡ | 6月份 |
3 | 万科翠湖隐秀 | 11900元/㎡ | 7月份 |
4 | 联投中心 | 36000元/㎡ | 6月份 |
5 | 碧桂园云玺 | 7500元/㎡ | 7月份 |